夫妇拾养脑瘫弃婴给孩子上户口成心愿

2013/4/9 来源:大河网a-A+

  医网快讯摘要:“我们从来不后悔收养孩子,三个女儿、女婿现在也都支持我们继续抚养孩子,为了孩子付出所有毫无怨言。”莫来弟说,他们没有文化,至今也不会写孩子的名字。“起名叫李唤,是想孩子有一天能唤醒,出现奇迹。万一我和老伴儿都过世了,她能够照顾自己。”

  养了弃婴李唤9年,她还是不会坐,不会站,不会说话,是个不幸的脑瘫儿!

  林州市城郊乡常家庄大队朱家庄村,李海林、莫来弟夫妇抚养大了三个女儿,又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着这个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孩子……

  年龄渐大身体渐衰,夫妇二人担忧李唤的将来。想给李唤上个户口,将政府照顾孩子的低保上到李唤的名下,“将来孩子也有个好的保障,同时享受国家的救助政策”……

  自家外孙顾不上管一心抚养捡来的女儿

  4月3日中午,李海林抱着李唤晒完太阳刚回屋里,一会儿掰开桔子,一会儿拿起牛奶往李唤的嘴里送,生怕孩子饿着……

  老伴儿莫来弟每隔一会儿就伸出手捋捋李唤的小手和小腿,帮其舒展一下。李唤时不时环顾四周,传出“咯咯咯”的笑声,这个普通家庭的一幕幕十分令人感动。

  李海林夫妇的房屋与周围邻居相比,显得有些“寒酸”。普通的一座砖房,院子里有些凌乱,晒衣服的绳子上,搭着的一大部分是李唤床上刚洗过的屎尿布……

  一张普通大床上,李海林与莫来弟已陪伴了李唤9年。

  多年来,李海林每天都要为这个闺女喂水喂饭、端屎倒尿,隔三岔五还要给她理发和擦身……

  “我们从来不后悔收养孩子,三个女儿、女婿现在也都支持我们继续抚养孩子,为了孩子付出所有毫无怨言。”李海林和莫来弟告诉记者。

  莫来弟说,他们没有文化,至今也不会写孩子的名字。“起名叫李唤,是想孩子有一天能唤醒,出现奇迹。万一我和老伴儿都过世了,她能够照顾自己。”

  “孩子刚到家里的时候,特别可怜,紧握着手,根本伸不开。两条腿也蜷缩着,张都张不开。”说话间,莫来弟眼带泪水。她说,我和老伴儿每天轮流捋孩子的手和腿,帮她舒展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照料,孩子慢慢地能伸手了,也能慢慢伸缩双腿了。

  妞妞特别“粘”人,老伴儿根本不能走开,只要一下床,她就大哭,听着特别揪心。

  后来,他们发现开着电视时李唤就不哭了,有时看的、听的还很认真。一段时间只要李唤醒着,他们就开着电视,时间长了,又觉得电费太贵。“后来,老伴儿专门买了个收音机,给李唤播放歌曲。只要听到音乐,妞妞就不哭。”

  “我和孩子有缘,老伴儿抱着孩子回来我就喜欢上了她。越看越觉得这个孩子乖,越看就越是喜欢!”李海林用大嗓门说,“当时我就告诉老伴儿,孩子我养了,你不要的话我自己抚养。”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挺难的。”李海林说,那时候妞妞还小,也就几个月大,必须得有人时刻照料,一步也不能离开她身边。他和老伴儿出去干活的时候,就把妞妞背在身后,带着她一起干活。说话间,李海林眼里噙满了泪水。

  李海林说,别看妞妞有病,但她特别聪明,我们说的话她都能听懂。有人开心,她也会笑。有人不开心,她也会不高兴。

  对于夫妇二人对李唤的宠爱,莫来弟说,“女儿现在对我有意见,说我没帮她们照顾过孩子。”

  “妞妞来家之前,大女儿家的小孩刚出生,那时候我一直帮着女儿照顾孩子。妞妞来了之后,我就专心照顾妞妞,根本没心思帮助女儿,二女儿和三女儿的孩子也没管过。”莫来弟一脸的愧疚。

  进香途中演“大爱”:夫妇拾养脑瘫弃婴9年

  2003年7月的一天,莫来弟与同村村民郭林生等人,一起相约到安阳县水冶镇辖区内的紫荆山上进香。

  当日17时许,从安林公路下车,来到紫荆山脚下,莫来弟忽然听到小孩的哭声。

  顺着声音仔细寻找,莫来弟看到路边的一件棉袄包裹着一个婴儿,外边用毛毯牢牢地包裹着,放在一张白色塑料布上,旁边有一个空奶瓶。

  掀起包裹,莫来弟吃了一惊:婴儿只有两三个月大,呜呜地哭着。

  “这么小的孩子太可怜,我得帮帮她。”莫来弟当时就萌生了善念。

  婴儿抱回家,老伴李海林并没有责怪妻子,他将婴儿从莫来弟手中接过来,悉心照料。期间,夫妻二人发现婴儿总是紧紧握着双手,而且时不时抽搐。

  “孩子怎么了?”夫妻二人抱着婴儿前往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婴儿患有先天性脑瘫。

  “孩子有脑瘫,怎么办?”夫妻二人经过商议,决定继续收养婴儿,并为孩子治病。夫妻二人四处奔波,开始了漫长而辛酸的求医之路。

  多年来,他们跑遍了省内外大大小小的医院,保健品、偏方、中医、西医、针灸……能试过的方法都试过了,可孩子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

  2003年的一天,李海林在电视上看到广告说,北京一家医院能够治疗脑瘫,二人得到这个信息,便立即坐火车前往北京。医生告诉他们,总共需要花费4.2万元。

  “再没钱也不能耽误了给李唤看病!”二人当即给三个女儿打电话,叮嘱她们将自家的粮食卖掉,同时让她们再各自筹点钱。第二天,大女儿带着凑的钱奔赴医院。

  医生同时还告诉李海林夫妇,须住院观察一个星期,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手术。住院后的第六天晚上,李海林抱着孩子正在睡觉,忽然发现孩子不停地咳嗽,手脚冰凉,全身黑紫。经过紧急治疗,孩子暂时脱离了危险。

  “医院到底能不能治好孩子,万一孩子出事怎么办?”花费3000元钱后,李海林和莫来弟带女儿回到老家。

  2005年,他们听说郑州有一家医院治疗脑瘫的药不错,李海林不顾交通不便,背上李唤就坐上了去郑州的车。

  多年来,夫妻二人多次带着孩子前往郑州、邯郸、邢台等地进行治疗,买的药更是不计其数。

  为孩子看病花费了多少钱,有过多少辛酸,李海林夫妇没算过……

  孩子户口成老两口心病想请主管好市长续写大爱

  “只要我在一天,孩子就不会受罪,可我要是没了呢?以后这孩子咋办?”莫来弟担忧地说。

  “闺女和女婿们告诉我,咱有政府、有福利院,不用担心的。孩子的母亲狠心,已经抛弃她一次。我们在一起9年多了,比亲骨肉还亲,你说我们还忍心再抛弃这个孩子吗?”李海林红着眼圈说。

  如今的李海林已经成了67岁的老人,老伴儿莫来弟也54岁了。由于长年的操劳,高度的精神压力,老两口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疾病,皱纹爬满了额头,头发花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

  李海林夫妇说,拾养弃婴,他们无怨无悔,只想给孩子上一个户口,把政府照顾他们家的每月200元低保,转到李唤的名下,百年之后,让李唤也有个生活保障。同时有了户口,李唤才能享受国家的救助政策。

  “这是我们唯一的心愿!”

  然而,莫来弟拾养李唤时,并没有报警,至今间隔时间已久,发生地又在安阳县。莫来弟连日来徒步数十里,来回奔波于林州当地公安、民政等部门,但这一心愿一直未能实现。

  4月4日,记者随同莫来弟,分别来到林州市民政局、城郊乡政府、城郊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莫来弟已有三个女儿,不符合收养规定,但因其是特殊情况,可以按程序申请继续领养。

  获知莫来弟夫妇收养弃婴难上户一事,林州市城郊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事。4月3日,城郊乡乡长赵勇安排专人,联系莫来弟夫妇了解详细情况,并要求城郊乡派出所,积极帮助李海林夫妇妥善处理此事。但因事发地在安阳县,不符合相关规定,李唤依然不能上户口。

  奔波多日的李海林夫妇却不甘心。莫来弟说,她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好人有好报!“有热心人帮我们出过主意:大家都是在做好事、做善事,能不能通过媒体反映一下,请咱们的亲民好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郭法杰来帮帮忙,帮这个苦孩子早日上了户口!”

 

推荐阅读:

民间多病弃婴收养所起火致七人死亡 “妈妈”被抓

好人难做:夫妻收养弃婴遭非议 疑以此赚取补助

怀孕期间接触甲苯 生下脑瘫儿女工获赔14万

独力抚养脑瘫儿十二载江西妈妈千里追抚养费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30409/93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