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愿做免费的体检呢?

2013/4/10 来源:信息时报a-A+

  医网快讯摘要:老人们主观上不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体检,是免费体检福利遇冷的原因之一。

  只要户籍在广州或在广州居住满半年以上,65岁以上老人、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均可在所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每年至少一次“免费体检”。

  对于这项约在2010年起在广州各街道推行的免费体检项目,南都记者走访发现,真正“享福”并在社区建档的居民仅有少数。这不———近期多条街道举行了免费体检,但来“认领”福利的居民很少,这使得不少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感叹:“这项由政府出资的免费福利,却没有如预想中那样吸引居民。”

  为什么会这样呢?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调查,其中知晓率不高及参加意愿低是两大主因。

  大多人不知社区有免费体检

  近日,南都记者在越秀区诗书街、光塔街、大新街,天河区长兴街、石牌街,番禺区洛浦街及白云区京溪街、景泰街等8条街道的居民区及城中村,随机抽取81位65岁以上老人调查访问,了解其是否知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免费体检”服务。

  结果显示,其中有35人表示曾接到过电话或其他方式的通知,了解到自己享有免费体检福利,但还有逾五成老人不知道有该项福利。

  南都记者留意到,本次调查中,普通住宅小区的居民相对于城中村村民,更多人了解自己应该享有免费体检福利。

  以洛浦街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范围为例,该中心分别在洛溪新城、南浦岛和沙溪村设立卫生站,前者服务对象多为小区居民,南浦岛卫生站兼顾广碧、丽江花园及周围村落居民,沙溪村则主要为周围村民服务。

  相比之下,前两个站点接受体检人数能够达总人数的约1/2,而沙溪村卫生站则不到1/4,去年65岁以上老人总人数有962人,接受体检的人数仅247人。

  天河区长兴街又是另一个典型。该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长兴街人民医院运营,居民接受免费体检要到医院里进行。受访的乐意居社区65岁以上老人中,所有人都表示知道免费体检。但同样属于该街道辖区范围内的城中村长湴村,10位受访的65岁以上户籍村民,均表示从来未对社区提供的免费体检知情。

  许多老人不愿接受免费体检

  记者调查发现,老人们主观上不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体检,是免费体检福利遇冷的原因之一。

  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该街道65岁以上老人5118人,其中有4243人收到免费体检通知,但最终参与免费体检的仅2182人。

  南都记者通过走访统计的数据显示,81名受访的65岁老人中,在“是否愿意参加免费体检”上,只有48位给出明确表态,其中29位“不愿意”,“愿意”或“视情况而定”的19位。

  免费体检“遇冷”情况在其他区域也有。3月13日上午,白云区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云景花园云枫苑1号楼首层的工作站,开展主要针对云景社区老年居民免费体检活动,半天只有15人完成体检和建档。数据显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有3441人。

  京溪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梁蓓堃表示,该中心自2010年成立起一直开展免费体检活动,这几年对检查项目内容增多,并在社区定点设工作站提供服务,医护人员甚至到社区楼盘派发宣传单或摆流动摊档宣传,但居民反应普遍冷淡,“平均下来每个工作站每次体检人数不足10人,未达到预期效果”。

  社区医院最难找慢性病患者

  所有受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许多老人对社区提供的免费体检并不“感冒”,中心也想方设法“找对象”,但成效不理想。

  对于多数中心来说,接受免费体检对象中最难找的其实不是老人,而是患慢性病的居民。“老人还可以通过街道提供的花名册来找到人,但最难找的,是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残疾病等患者来接受免费体检。”在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岁以上老人及多项慢性病社区居民都享有每年一次免费体检,该中心副主任罗汀称,慢性病人由于没有年龄区别,比老人更难“寻找”,更多依赖于盼望日常宣传能够吸引慢性病患者自己来建档。

  探因

  为什么知晓率低

  1全市缺乏广泛宣传、基层通知难到位

  “我们一边替病人看病,一边还得抽时间去动员宣传,两边很难兼顾。”番禺某卫生服务中心一工作人员透露,因无专门宣传人员,每次宣传都是临时抽调人员。

  “对于免费体检的公共宣传不够,单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自去联系,确实很难做到通知到位。”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宣传应由全市层面开展,而不是像目前这样,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己想办法通知。

  该负责人表示,要通知到具体的免费体检对象,需要街道或居委提供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名册,而在居委或物管角度,更多地考虑居民“免受骚扰”,而精神病、低保等更涉及隐私资料,“很难拿到电话逐一通知”。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涉及不同性质

  “一项免费体检,需要的费用要100多元。”一政府公办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需要自负盈亏,可以更多地抛开赚不赚钱的问题,只需考虑如何服务好。

  而因为工作人员工资等开支都由卫生部门发放,且免费体检对象的建档率与员工绩效挂钩、且有监督机制,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对能做到服务对象知晓率更高,“不排除有由民办医院运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考虑到盈亏问题,没有主动通知受惠对象,但这种情况应仅是少数”。

  为什么不愿来体检

  1担心被骗钱

  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都提到同一个现象:在向老人宣传免费体检时,老人均表示担心服务中心在获得自己资料后推销医药产品。

  番禺区一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孙春婵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在于当前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有时候我们去做宣传,他们一听免费体检,可能认为你下一步就要骗钱治病了。”

  2不信任中心

  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不愿意在社区免费体检的原因还有: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备不够档次,技术不如三甲医院。

  梁蓓堃发现,老年人更倾向于去大医院体检,认为质量有保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体检服务不够信任。丽江花园居民林姨觉得,大型医院设备齐全,检查全面,社区医院在硬件方面似乎不够档次。

  3没病不体检

  调查中发现,村民与居民相比,对于免费体检的参与意愿明显偏低。提到免费体检,番禺东乡村农村里的老人多表示“不愿”,原因仅是因为“无此习惯”。“没病做什么体检?”村民梁伯说。

  “村民的保健意识较为薄弱,他们除非身体不适,很少就医,主动去体检的就更少了。”孙春婵说。

  温馨提醒

  财政补贴每人每年35元或40元

  广州市于2011年出台《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2012年)》。按照要求,将在各镇街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主体,要为居民共提供11个项目及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据悉,各区财政部门将按照每条街道常住人口数目,每人每年35元或40元的费用,用于社区的医疗服务补贴。作为相应“效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符合免费体检条件的服务对象建档,2013年建档率要求达80%。

  按照石牌街过去一年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一次免费体检,男士检查费成本为153.2元,女士为177.2元。而据越秀区诗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金先生介绍,该社区给予免费体检对象提供的体检套餐价值约129元。

  哪些项目免费

  6 5岁以上老人:每年一次体检项目应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身高、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检查以及口腔、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女性应增加乳腺、妇科检查。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大便潜血、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

  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等人群:每年可进行免费体检。

  妇女:孕妇产前可享受5次孕检,中心产后提供五次随访,产后42天面对面随访服务。

  儿童:一年至少一次免费检测身高、体重,进行发育评估,国家一类疫苗接种免费。

 

推荐阅读:

老人突发脑梗塞摔倒 178人跨过仅1人守护

老人患病不想拖累家庭 趁家人熟睡跳楼身亡

最新消息:江苏最新感染H7N9患者为两位退休老人

深圳:五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均非H7N9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30410/93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