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仅有8%是“绝症”  专家提醒患者无需过于绝望

2013/4/15 来源:医网a-A+

  医网快讯摘要:4月14日上午,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广州长安医院协办的“2013年生殖疾病诊疗一体化关键技术专家研讨会”在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推广标准化生殖道感染诊疗技术,进一步降低全国不孕不育发生率。

  专家在大会上表示,仅有8%的不孕不育病人是得了不可治愈的严重疾病,不孕不育治疗从查找病因到彻底根治到成功怀孕,需要有个过程,很多患者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或就医信念不坚定而导致治疗中断,这是非常可惜的。社会不仅需要提高诊疗技术水平,更要普及不孕不育、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提高群众对不孕不育疾病的广泛认识。

  现象:不孕不育“恐惧感”蔓延 90后现生育赶早潮

  一组触目惊心数字:20年前,我国育龄人群中的不孕不育率仅为3%,处于全世界较低水平。而如今,不孕不育率攀升到12.5%~15%,接近发达国家15%~20%的比率。据了解,都市白领不孕不育患病率尤其高,平均每8对育龄夫妇就有1对生育困难,不孕不育者以25岁至30岁人数最多,呈年轻化趋势。

  数字背后是一张张无助和焦虑的面孔:22岁的小玲今年7月份才毕业,但婚礼已经定在5月份了。小玲早婚的理由:现在不孕不育率那么高,早结婚早生孩子保险。

  这不是个案,“不孕不育”的恐惧感已经慢慢蔓延到了90后新生代!

  据小玲介绍,她们班是文科班,女孩子偏多,选择在毕业那年结婚的就十几个。而她们的上届师姐,很多都是毕业一两年就纷纷结婚,多数也是抱着早结婚早生子的心理。据了解,2012年的国庆结婚潮,90后已经成为主力军。

  广州长安医院李君琳院长在会上对有关年龄和孕育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毫无疑问,年龄是影响不孕不育的最关键原因之一。很多夫妇来医院就诊时,从年龄上来说,他们的生育能力已经走了下坡路了,这给治疗带来不利因素。不过也没必要对不孕不育谈虎色变,女性最适宜怀孕年龄是25到30,只要在这个年龄跨度内把握好就可以了,过早也有不利因素。”

  提醒:仅8%不孕不育是“绝症” 患者配合治疗是关键

  “不孕不育治疗其实并不难,90%患者是可以治疗成功的”,专家在会上指出。据2012年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不孕不育患者接受治疗的约占81%;接受治疗二次以上的约占71%;治疗失败的约占66%;在治疗失败的人群中98.9%左右没有进行全面、科学的检测,以致没能查清、查准病因或所有病源;80%左右的认知单靠服用中药或西药治疗;26%的病人因经济、时间等问题不能坚持治疗;21%的夫妇只做了单方检查;8%的病人是得了不可治愈的严重疾病。

  “不孕症难治,除了不孕症病因复杂外,检查治疗手段够不够科学规范,患者的配不配合也是主要因素。不孕不育治疗从查找病因到彻底根治到成功怀孕,需要有个过程,很多患者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或就医信念不坚定而导致治疗中断,这样不仅可惜,还可能耽误病情,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罗新教授指出。

  “防治不孕不育,除了治疗之外,也是可以预防的,譬如妇科炎症,其实在女性不孕不育者中,炎症占70%。前来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很多都是由于炎症引起,但是以此相反的是,单纯因为妇科炎症就诊的患者很少。很多是瘙痒或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到生活了,才上医院治疗,更多患者是打算生育的时候才想起认真治疗。” 广州长安医院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双燕说:“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女性不知道治疗的滞后有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的严重后果。当代女性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切勿自作主张,弄巧成拙。”

  希望:中国不孕不育患者需社会更多关爱

  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会长冯鎏祥在大会上提出:中国不孕不育家庭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社会给以更多关爱。

  冯会长指出,在很多发达国家,社会对不孕不育患者是有很多帮助和福利。日本从2004年开始实施公费补助国民不孕不育治疗制度,仅2011年,日本政府为此支出近170亿日元。在以色列,不孕症被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如果少于两个孩子时面临生育问题,国家会免费治疗。“丁克家族”,这在西方国家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更多的是成为不孕不育患者夫妇在绝望之际的一种安慰。

  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国内不断推出的医学新技术给不孕不育症的成功治疗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让一些高龄不孕不育患者看到希望,而社会各机构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关爱也越来越多。为提高广东省在不孕不育领域的诊疗水平,更好帮助更多不孕不育家庭,广东优生优育协会联合广东各地方优秀医院专家资源及技术力量,组建广东省不孕不育科研基地。在本次的生殖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广东优生优育协会授予广州长安医院“广东省不孕不育科研基地”荣誉牌匾。

  冯鎏祥会长在颁奖会上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医学机构和技术团体给予不孕不育患者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圆生儿育女的梦。 (通讯员:李海霞)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30415/94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