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餐具五一解禁 是否跟的上市场监督

2013/4/20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医网快讯摘要:曾被禁止生产、禁止使用、限期淘汰14年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将在5月1日之后恢复合法身份。对此,近来争议不断。实际上,这些年来发泡餐具一直禁而未止。据说目前国内有100多家发泡餐具生产企业,每年市场消耗100多亿个,占餐盒市场的70%左右。许多人用过这种餐具,却没想到它是“黑户”。

  此次解禁,国家发改委有一个1200多字的说明,列了五条理由: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在使用、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当初禁用的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解禁也经过深入调研,征求了环保、工信、质检、工商、卫生、食药等相关部门的意见。

  即便如此,质疑解禁的人们还是担心两个问题,一是发泡餐具如果不能被有效回收利用,会造成白色污染;二是如果管不住使用有害材料生产发泡餐具的行为,消费者的健康肯定受影响。

  这些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生产发泡餐具的主要原料是从石油中提炼的聚苯乙烯,如果能够回收再利用,当然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国际上其他地方一直使用,其成功经验正是人家回收利用做得好。香港地区从未禁止发泡餐具,但是政府一直呼吁各界少用,许多大型餐饮连锁店已逐步采用由聚丙烯制成的可重复使用餐具,以减少废物的产生。

  综观全国许多地方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还比较粗放的现实,加之发泡餐具回收价格较低、回收成本较高,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没有合理的回收利用成本分担机制,再利用就是一句空话。

  发泡餐具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前提是企业必须使用合格材料,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生产企业都这么乖。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竟然使用废塑料、工业碳酸钙、滑石粉、工业石蜡等材料,有的为掩盖废塑料杂质而加入荧光增白剂,这样生产出来的发泡餐具,怎么可能符合国家标准,怎么让人放心?

  发泡餐具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很难降解是它的硬伤。对照塑料袋在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使用情况,解禁之后大量出现的发泡餐具也极有可能像塑料袋一样,散落在村前屋后、田间地头、河湖岸边,影响农业生产、水源地保护以及动植物的生存。收集起来填埋或焚烧,同样具有环境隐患。这笔环保账,也得好好算一下。

  要消除人们的担心,解禁之后监管必须紧紧跟上。首先,必须严格行业准入,不能让发泡餐具生产企业一哄而上;其次,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用于补贴回收再利用事业的资金;第三,明确企业一旦违规生产,该由哪个职能部门处罚,不能出了问题之后部门之间互相扯皮。

  如果这些措施跟不上,发泡餐具难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在这一点上,我们过去吃的亏还不够吗?

推荐阅读:

光盘、旧餐盒、废塑料摇身一变成发泡饭盒

环保组织集体质疑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

环保组织质疑发泡餐具解禁

发泡餐盒是白色还是绿色?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30420/94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