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摄入量过少成为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

2013/10/28 来源:新快报a-A+

  医网快讯摘要:相关研究显示,水果和蔬菜摄入量过少是全球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水果和蔬菜摄入量过少估计造成约19%的胃肠道癌症,约31%的缺血性心脏病和11%的中风。

  专访专家: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教授

  秋天到来,瓜果飘香。别以为吃瓜果蔬菜好处多的事儿人人都知道——有调查表明,2010年,大城市居民摄入充足的比例略有上升,由2002年的14.1%上升至19.3%,但仍有超过80%的人群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大会资料也显示,我国居民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的人群比例超过50%。

  果蔬摄入量过少,是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

  以下这段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是科学家的结论:相关研究显示,水果和蔬菜摄入量过少是全球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水果和蔬菜摄入量过少估计造成约19%的胃肠道癌症,约31%的缺血性心脏病和11%的中风。

  而且,虽然目前城市人群营养不良情况已经不多见,但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亚临床维生素缺乏情况其实还是普遍的。

  所以,10月22日,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记协等主办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果蔬营养与膳食平衡”知识共享会开到了广州。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教授在会上仍然呼吁大众,按照膳食指南摄入400-600克蔬菜、200-400克水果,保持膳食平衡,预防慢病。

  2002年的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不合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油脂和猪肉的消费量大幅度增加,粮谷类食物的消费量明显下降。城市居民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已达总能量的35%,而粮谷类食物供能比例降到了47%。这种膳食结构的变化大大增加了人群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的危险。

  果蔬可成为肠道、心血管“清道夫”

  现代社会,由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不均衡膳食,肠道疾病越来越高发。2005年对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进行调查发现,我国新增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病率以每年3.9%速度在递增,而世界平均水平则只是2%增速。这其中,广州结直肠癌发病率更是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位居第一,结直肠癌发病率每年递增4.2%,是世界平均递增速度(2%)的两倍多。

  为此,专家呼吁大众应增加果蔬的摄入,尤其是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膳食纤维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同时可稀释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移除,保护脆弱的消化道和预防结肠癌,是保护肠道健康的有力帮手。以奇异果为例,研究发现,奇异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分解酵素除了可以快速清除体内堆积的有害代谢产物,预防和治疗便秘以外,更能

  很好的预防结肠癌及动脉硬化。

  国外的多项研究表明,果蔬有良好的预防慢性病的功效。2010年挪威的一项针对抽烟男性的实验中证实,连续8周,每天吃3颗奇异果,血液中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加、DNA损伤及突变减少,这些效果都可降低正常细胞发生变异的几率。另一项研究表明,摄入足量果蔬营养,对于心血管的健康功效可媲美阿司匹林。

  专家建议

  家庭的膳食习惯会互相影响,建议家长应从小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膳食习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口味和膳食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苏宜香教授表示,应当在保障“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的同时,注意多种颜色蔬果的搭配,做到“彩虹五蔬果”——每天要吃掉相当于你两个拳头大小的水果和三个拳头大小的蔬菜。

  实用小知识

  水果营养密度排行榜

  依次为:黄金奇异果-绿色奇异果-柳橙-小红莓-香蕉-蓝莓-石榴-苹果

  解读:食物“营养素密度(Nutrition Density,ND)”或“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是食物营养价值和营养流行病学调查的评价指标,是判定营养价值的指针。2005年美国饮食学会公布了最新营养密度计算公式,并据此给水果的营养密度排了座次。

推荐阅读:

女童脑死亡 父亲捐出其双肾肝脏眼角膜

专家:心血管疾病成女性死亡首因

女子头部被护栏卡20分钟无人救 确诊...

卵巢癌致女性死亡率上升

炒蔬菜致癌怎么回事

男婴高烧输液 突发抽搐抢救无效死亡

港男子感染“超级细菌”死亡 生前曾...

容易忽视的一种病变 中年妇女感冒七天...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31028/98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