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季节,儿童保健防“传染”

2014/5/27 来源:南方日报a-A+

炎热多雨为病毒繁殖提供温床

天气是引起手足口病高发的一个原因。“5月-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适于病毒生存,并大量繁殖,导致患病人数大幅增加。”南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孙树梅指出,最近广东大部分地区连续多日暴雨,加上天气闷热,成为出现发病小高峰的重要因素。

不过同时,孙树梅指出,临床研究显示,通常病毒性疾病,尤其是没有疫苗的,每过几年都有一个发病小高峰,这算是个自然规律,今年的手足口病也未显示出病毒变异,所以发病率增加也在可控范围内,家长不必太过恐慌。就目前患者集中在幼儿园的情况看,孙树梅说,幼儿园的预防措施还应加强。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最重要

据记者了解,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上市,EV71型病毒灭火疫苗虽已研制出来,但也未正式上市。而且由于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传播。杨京华表示,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预防的最好措施还是注意个人卫生,家长要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同时要养成洗手的习惯。

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吃生冷食物,孩子喝生水;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勤剪指甲、勤洗手,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里要经常通风;多晒太阳、家居物品如衣被等要勤曝晒以达到有效消灭病菌;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机体保持抵抗力。如果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而且出现持续高热难退、精神疲倦、呕吐、头痛、频繁惊跳或肢体抖动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儿需要隔离,防止传染他人。

○特别提醒

重症患儿应及时就医

如果手足口病的孩子出现下列情况就是提示有危重症可能,应及时就医:

1.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者嗜睡;

2.频繁惊跳或肢体抖动;

3.肢体无力、瘫痪;

4.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四肢冰凉、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

5.呼吸困难、频率明显加快或减慢,呼吸变浅、节律不规则等;

6.高热(体温大于39℃)持续不退超过4小时,即使服用退热药并做好物理降温仍效果欠佳。此外年龄小于3岁的孩子,由于病情容易变化,如果出现流口水、不愿进食、手足及臀部皮疹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40527/99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