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季节,儿童保健防“传染”

2014/5/27 来源:南方日报a-A+

手足口病迎来高发季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此时的广东已进入手足口病年度高发期,来自广东省疾控中心的信息显示,近期广东手足口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数比去年同期增多。专家提醒,手足口病传染性极强,喷嚏的飞沫,被污染的玩具、游乐器具等物品都可成为传染源。家长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游玩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减少在密闭人多环境中的活动。

今年重症患儿增多

4月份开始,我省就进入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谭小华介绍,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发展为重症,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谭小华介绍,相关资料显示,重症病例多见于3岁及以下婴幼儿,农村或偏远地区患儿进展为重症的风险较大;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型别有多种,其中EV71型引起重症及死亡的比例要高于其它型别,而2014年以EV71型为多见。

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京华谈到,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多数患儿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病程约5~10天后,多数可自愈,经过良好治疗的,预后良好。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40527/99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