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观点
急性炎症期可用激素控制
采访专家: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倪金良
对“溃结”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治疗主要分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三大常用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抗炎以及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治疗作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适用于轻、中度患者或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病情缓解后仍要继续用药1年以上,甚至长期维持治疗。
(2)糖皮质激素,是抑制“溃结”急性活动期炎症最为有效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中、重度急性发作期或爆发型及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其近期疗效好,长期应用易产生不良反应,且不能控制复发,故患者症状好转后应逐渐减量至停药,主要用于急性活动期诱导缓解,而不用于维持治疗。
(3)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可试用于激素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或对激素依赖的持续性病例,加用这类药物后可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甚至停用。
值得注意的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治疗时间延长明显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后需维持用药1年以上,内镜观察炎症消失才考虑停止维持治疗。
(4)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制剂。可用于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中、重度“溃结”患者。其他的生物制剂包括抗白细胞黏附分子制剂、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抗体制剂、抗T细胞制剂等,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癌变及高度疑为癌变是外科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需急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