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小小感冒或诱发慢性肾病

2015/3/26 来源:39健康网a-A+

  “四高”、“三低”现象普遍存在

  提及慢性肾病多数人想到的多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等,但实际上这样的理解太过狭义,慢性肾脏疾病的真正概念是:无论是验尿、验血、做B超、CT、测量肾脏肾小球滤过率<60%,上述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只要出现异常、时间超过3个月,都叫“慢性肾病”(简称CKD)。

  据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唯一常委、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魏连波教授介绍,目前肾脏病预防和治疗上存在着典型的“四高”、“三低”现象。“四高”即发病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而“三低”即发病的知晓率低、合理治疗率低、病发症知晓率低,这给肾脏病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2009年美国整个人群慢性肾病患病率为11.5%,日本2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2008年北京地区2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3%,即每10人至少有1人罹患慢性肾病。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超过10%,尿毒症的患病率大约万分之3~5,我国大概有超过100万尿毒症病人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目前已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有20万~30万人,以每一名透析患者每年需花费10万-15万治疗费用计算,国家每年支出的费用和患者家庭持续10年支付的费用,都是非常巨额的。

  而肾脏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也是一对“难兄难弟”,对于尿毒症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患冠心病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了20倍,心脏疾病是导致透析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最新研究表明,心脏与肾脏好比一对“难兄难弟”,肾病的发生会加速心脏病恶化,而心脏隐患又很可能加重肾病,即肾脏病与心脏病“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肾脏病治疗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如何保护好心脏。

  对此,南方中西医肾病专家魏连波教授建议:正常人最好每年定期做一次尿常规检查,有必要的话做B超及肾功能检查;而有糖尿病的患者,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微量白蛋白,适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接受规范化的治疗。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50326/106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