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涂片检查本是肺结核病的重要诊断方法,痰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被称为“涂阳肺结核病人”。然而,近年,有超过一半的病人,胸部X线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的病人,痰涂片却显示阴性,这也带来一定的误诊或者过度治疗。记者采访的数个个案,都是涂阴肺结核病人,有好几个都自觉无任何症状,是在单位例行体检中查出异常,有的还曾被误诊为肺癌。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陈涛博士不无担忧地说,目前结核病的诊断技术落后于其他疾病,用的还是一百多年前的技术。近年来核酸与免疫诊断的技术虽然有所发展,检出率较高,但高达500元的检查费,也让很多病人负担不起。“结核病的研究在过去沉寂了几十年,药厂觉得不赚钱,放弃了科研;目前结核病面临患者年轻化的趋势,也缺乏有效的疫苗,卡介苗等疫苗对人类的保护作用在下降……这些情况都需要社会和政府更加重视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据了解,目前广东已成功制备了全球首张结核分歧杆菌全蛋白质组芯片。该芯片能够在1―2时内快速诊断结核病,并能够检测出耐多药结核病,准确快速简便。这项技术预计今年下半年可投产,经过临床试验和国家审批后,即可上市应用。
得了结核,是不是半只脚踏入了“鬼门关”?尽管结核病已“潜伏”多年,但民间对结核病的恐惧未消,总知晓率仅为63.91%,仅有23%的居民知道结核病的全部传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及母婴)。专家指出,尽管全球现在处于结核疫情新一轮的高峰期,结核病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去年广州的肺结核病死率仅为0.12%。
记者探营
防治所里的年轻面孔
第一次来到位于广州市东风西路的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第一分所,你也许会为眼前的情形感到吃惊。
周五,一个平常的工作日,记者来到这里。和各大医院最大的不同在于,来这里的病人从进入门诊楼就开始戴上口罩。记者数了数,在十个候诊的病人中,有七个看起来都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这与疾控部门统计中显示的75%患者为具有生产能力的青壮年这一比例,基本吻合。
小何春节后从家乡回来,准备找一份新工作,在入职体检中被发现胸片异常,医院要求他到定点医疗机构确诊。他说起来有点无奈:平时除了觉得出汗比较多,其他都没有感觉,如果真的“这么倒霉”,就只好回家休息一段时间了。护士则在旁边苦口婆心地叮嘱:就算你要回家乡,也一定要到结防机构或结核病定点医院继续接受规范治疗,如果第一次没坚持,再复发就非常麻烦……
像小何这样的外来人口病患,在2014年广东省登记的结核病例中占了33%,而且相当部分都是收入不高的弱势群体。由于病人容易感觉疲劳,难以胜任体力劳动,严重者会丧失劳动能力,无疑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主任吴惠忠说,得了结核并不可怕,只要进行6-8个月的规范治疗,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在临床中,最怕的是患者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或者自以为好了而擅自停药,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耐药性或者耐多药性结核病,将使治疗周期与费用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