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是透明无色、个头细长的杆菌,在过去200年夺去了超过10亿人的性命。结核分枝杆菌有异常强大的抵抗力,外壁还具有疏水性,使得通常的灭菌方法易失败。但它也有弱点:在100℃的沸水中只能存在几分钟,在75%的乙醇中也只能存活几分钟。日常用煮沸、酒精与紫外线灯照射,都是较经济有效的消毒手段。
3月24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这个透明无色、个头细长的杆菌,在过去200年夺去了超过10亿人的性命。
上世纪50年代,随着特效药物的研发成功,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人类也一度以为已将这个“杀手”打得“永不超生”。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复苏”,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0)提出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
近年来,人类和结核病的战争呈胶着状态。在我国,约有45%(5.5亿)的成年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其中10%可能会发病。虽然我国肺结核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疫情仍然严峻:我国感染结核杆菌的人口基数大,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也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具体到广东省,2014年,全省新增6.7万患者,治愈率超过94%,是全国发现治愈结核病人数较多的省份之一。
本世纪,人类与结核分枝杆菌斗争的道路还很漫长……
数据看现状
全国每年新发病人约100万
也许你突然发现,肺结核这个病,在身边变得常见起来。这两年,朋友圈里聊天,不时会听到某某某患了肺结核的消息,很多人都能说出自己或者身边人与结核病的“交集”。
小李是广州某重点中学学生,高考的压力使得原本身体就较孱弱的她出现了“感冒咳嗽”的症状。她自己买药吃,咳嗽似乎很快好了。高考体检时,小李并未发病,顺利完成了高考冲刺,同时,申请了海外高校。去年底,在进行出国人员体检时,才发现“不妥”:当时,她自我感觉毫无症状,这消息简直把全家吓了一跳;再一做细菌培养,居然是目前最棘手的耐多药性结核,治疗周期至少要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