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秋乏可不能单靠睡觉

2015/9/9 来源:燕赵晚报a-A+
   为什么会“秋乏”?
 
  不过,许多人在这样的宜人季节里,仍会出现疲乏倦怠、想睡觉的现象,即使一夜好睡,早晨仍然是感觉没睡够,不愿起床;整天觉得昏昏沉沉没精神,甚至四肢乏力,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些表现,如果并非是由一些疾病所引起的,“毫无缘由”地出现在平时还算健康的人身上,就可以被称之为“秋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对此,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主任医师王彦刚指出,之所以出现秋乏,多是由于经过一夏的消耗,身体所释放出的要求调整休养的信号。夏季高温炎热,人们大多出汗较多,或睡眠不好,从而导致身体消耗较大。出汗多且不能及时补充时,可造成水分及电解质等的大量流失,加大身体负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夏季汗出过多不仅会损伤津液,而且也会造成阳气损耗,从而使机体处于气血透支的状态。进入秋季后,气候暖凉适宜,出汗减少,人体各生理系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进入调理、恢复的阶段。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使气血阴阳等及时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会出现“秋乏”的状况,感觉疲乏。
 
  出现秋乏后该怎样调理缓解呢?王主任提醒,秋乏是随着季节变换而出现的症状,那么对付它也应该根据季节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顺“时”化解。
 
  睡眠:充足 规律
 
  有的朋友认为既然秋乏的主要表现是没精神想睡觉,那就干脆延长睡眠时间,睡个够。对于此,王主任指出,要缓解秋乏并不是多睡觉就能解决的,但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对于恢复精力的确起着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睡眠起居,最好也要顺从季节特点做一些调整,所谓“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中医认为秋季主“收”,即人体气机、活动等也应该呈现“收敛”的状态,因此要尽量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让机体在充足的睡眠中得以充分的休养生息;不过,提倡睡眠充足并不是鼓励睡懒觉,以防收敛太过,早晨该起床时还是要尽量早起,这也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
 
  运动:微微汗出
 
  适度合理的运动有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精神状态及情绪,对于缓解秋乏也是不可或缺的。秋季气温适宜,也比较适合运动锻炼;不过这个时候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锻炼时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着凉而致病,老年人则最好避免过早晨练,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再进行运动锻炼。至于运动形式的选择则应因人而已,例如老年人可选择不太剧烈、较为和缓的运动,如散步、快走、太极拳等;年轻人则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进行锻炼。
 
  不论哪个年龄段,以及采取何种锻炼方式,王主任提醒,在运动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大汗淋漓的状况,因为出汗多可致伤阴耗气,如果不注意的话不仅起不到缓解秋乏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对身体的消耗,甚至因为汗出当风而受寒发生感冒等疾病不适。因此,王主任建议运动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锻炼习惯,可以每周锻炼几次、每次锻炼一定的时间,量力而行,不要运动过度,锻炼至身体微汗出即可。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50909/116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