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胡盛寿教授课题组荣获国家科技奖励

2012/2/17 来源:搜狐健康a-A+

  2012年2月14日上午10时,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胡盛寿院长主持完成的"冠心病外科微创系列技术的建立及应用推广"成果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胡盛寿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良生活方式的持续放大,以及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急剧增加,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搭桥手术,无疑是冠心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但传统的搭桥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因而微创技术是冠心病治疗策略必然发展方向,更是普通百姓、普通冠心病患者的心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心血管专科医院,历经15年,制定实施了"三步走"的科研过程,最终使冠脉外科微创技术成为我国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技术之一,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创伤最小、最为安全、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

  据胡盛寿院长介绍,其技术创新"第一步"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早期传统的搭桥手术需要让心脏短时间停跳,期间依靠人工心肺机维持生命,该技术的创新就在于让心脏在跳动的状态下完成搭桥手术,直接避免了心脏停跳所造成的损害,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

  技术创新"第二步"为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往搭桥手术切口从胸骨中间几乎直达腹部,不仅遗留长约20-30cm的疤痕,而且需全程锯开胸骨,手术后再用钢丝固定;在运用了新技术后,长长的疤痕变为了一个痊愈后不易察觉的小孔,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手术创伤和住院时间都大幅度缩减。

  技术创新"第三步"为"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复杂冠脉病变。众多冠心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两难经历,选择支架植入创伤小,但可能面临支架内狭窄,被迫再次植入支架或行搭桥手术,选择冠脉搭桥术远期疗效最佳,手术创伤大。从1999年,胡盛寿院所长及其领导的外科、介入、麻醉团队,开始实践的复合技术,替患者解决了这一难题。复合技术(Hybrid)把两种技术结合使用,在同一个手术室内先通过外科的微创搭桥技术,使非常危险的手术变成非常安全的手术,在外科医生搭桥后,在血管造影机下证明桥血管通畅后,再植入支架,优势互补,降低了彼此不足,避免"分期" 手术带来的重复创伤,为患者减少了医疗支出。 美国胸外科协会前主席Lawrence Cohn先生曾评述:"胡和他领导的团队在中国开拓了复合技术治疗心脏病的崭新治疗模式,这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外科治疗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心脏病治疗的发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对心脏外科医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心脏外科医生未来的培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ylgz/20120217/52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