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发展论坛上,首次发布“2014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在各种榜单受到业界质疑的背景下,这一排行榜得到了医疗界的公认。
全国846家三甲医院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位列综合影响力第一名。在排名前五的医院中,华西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上榜的医院。
此排行榜一方面是因为其发布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其本身是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拥有一批在医药卫生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专家、教授。另一方面,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次评价借鉴国内外科技评价经验,结合医院实际,构建了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学术影响等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科技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分析的数据均来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政府部门统计资料以及医院网站等,建成了包含300余万条数据的基础数据库。
华西医院用近20年时间完成了这一超越。直到1996年,华西医院尽管在医疗水平上处在西南地区的前列,但与全国的其他知名医院相比,还是一个无院士、无国家重点学科、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三无”医院。“1996年华西医院科技建设正式启动,决定每年投入500万元建立科研平台。当时,这笔钱几乎相当于全院职工20个月的奖金总和。”华西医院副院长程惊秋说,此后,医院的科研建设投入逐年增加,2014年该院用于科研建设的投入达1亿元。如今,这一发展战略已成为全医院所有职工的共识。
在大量资金投入科研建设平台的同时,华西医院努力从体制上保障科技发展不因人的位置的变化而兴废,换句话说,科研平台或项目不能建成领导的“后花园”。这一点与很多医院的操作有所不同。在10多年里,华西医院的科研投入只用于那些具有前瞻性、具有市场转化潜力的课题,而绝不以谁的“帽子高”为标准。正是这一原则,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意识。
2011年末,华西医院胸外科主任刘伦旭教授用近10年时间创造的一项现代医学新技术——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全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中以全票通过被评为一等奖。过去,全球医学界普遍认为,直径超过5厘米的肿瘤就不能进行胸腔镜手术,但刘伦旭的新技术突破了这个“禁区”。至今,他已成功运用新技术切除了超过5厘米的肿瘤40多例,其中最大的达12厘米。他甚至在一次手术中为一名双肺患有4个原发性肺癌的70岁女性患者切除双侧肺癌,完成了国际上首例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同时性多原发肺癌。“这是近年来我国少有的创新技术,是新世纪微创胸外科的重要进展。”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天佑如是评价。
在华西医院,还有很多像刘伦旭这样勇闯科学禁区,在医学科学上迈入国内国际前列的医务科研人员。与北京、上海、广东的大医院相比,虽然地处内地,华西医院却在过去10多年里引进了近30名顶级专家。同时,该院还大力培养内部人才,给予他们施展科研才华的空间。如今,华西医院已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人才团队,他们所创立的科研项目和攻克的医学难关,都剑指国内首创或国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