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心理疏导在肿瘤防治中的意义

2011/11/16 来源:海南肿瘤网a-A+

  导读:癌症在多数国家中是引起残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病人知道所患疾病是恶性肿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所以,心理疏导在肿瘤患者的防治当中更显重要,心理护理在某种意义上有时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为此,海南肿瘤网特别邀请了通博心理咨询中心的樊星老师,就“心理咨询与疏导在肿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的独家心理采访。

 

 

  樊星,女,毕业于北京大学,高级心理咨询师,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灾害心理学研究;担任心理培训课程的教学工作,二十二年教龄;曾接受医学课程培训,从事医疗工作三年。具有丰富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经验;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管理理论创新先进个人”、海南省和海口市“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现任通博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部主任。

  肿瘤心理栏目系列访谈(一)

  海南肿瘤网:突然间检查发现,不幸罹患癌症,感觉天一下塌了,心理上的那道坎不知如何迈过?

  樊老师: 很多患者刚被查出患了癌症以后,都会觉得无援、无助、无奈和孤独,仿佛看到了死亡线。认为“为什么是我?” “我从未想到会得这种病?”、“我的生活本来很美好,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了”。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是由于某一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人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是信念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面对突然检查发现不幸患了癌症这个事件,悲痛和伤心欲绝是对事件的反应结果,但是导致悲痛伤心的原因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我必须是健康的”“ 生活应该是公平的”“如果得了癌症,我的一切就都完了”“这样的生活真是糟糕透了”等绝对化要求、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对生活挫折反应过分强烈,导致自己承受巨大的心理 压力。不能接受或拒绝接受患了癌症这个客观事实。

  客观事件我们是无法左右的,有些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主观信念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控制的。虽然我们无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它的存在,尽量减少其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例如:两个花匠去卖花盆,途中翻了车,花盆大半被打碎。一个花匠说:“完了,坏了这么多花盆,真倒霉。”另一个花匠说:“真幸运,还有这么多花盆没有打碎。可见,快乐和悲伤可以自己选择的。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11116/44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