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杀医患者两年求医六次 警方称属激情杀人

2012/3/30 来源:39健康新闻a-A+

  3月23日下午,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在医院内刀捅医生的恶性伤害事件,造成医生王浩死亡、三人重伤。

  李梦南昨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回忆,其此次就医是为了打“类克”(一种治疗药剂名称)。医生说他有肺结核不能打,要求他先去胸科医院做检查。他将胸科医院检查结果拿回来给医生看后,医生觉得不行,不收他入院。“当时我非常生气,我和爷爷大老远来的,他们不理我,我挺恨大夫的。”李梦南说,医生不了解他的辛苦,自己一时冲动犯下大错,“我不应该滥杀无辜。”

  此前,哈尔滨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任锐忱曾称,此次案件并非医患纠纷,公安部门已将此案定性为偶发的治疗案件,凶手属于“激情杀人”。

  是因误解激情杀人还是真心不满要发泄?李梦南多次治病均由爷爷李禄陪着。从李禄对早报记者的描述中,或许可以看到李梦南行凶的真正动因。

  “我对医生肯定有误解,但他们也不全对吧?”李梦南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看守所接受采访时说,医生确实给他解释了不能打“类克”的原因。“但前两个月我就在这儿治疗,当时大夫给我开了两个月的治肺结核的口服药,吃完药再来,结果这次来又不行了。”他说,医生不了解他的辛苦。

  “发病的时候我非常痛苦,腿部、膝盖和胯骨都特别疼、肿,行动不便。”李梦南说,他家离哈尔滨挺远,家里条件也很困难,爷爷还患有胃癌,一次次做检查加上人生地不熟等等因素,让他和爷爷都非常辛苦。

  据警方披露的信息,除3月23日行凶前在哈医大一院就诊这次,李梦南还曾于2011年4月到哈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而早报记者从李梦南爷爷李禄口中得知,李梦南曾六次去哈医大一院治病。从就医到刺人,60岁的李禄是李梦南人生轨迹转变的见证人。

  2010年9月

  打完针“病情更重了”

  2010年9月,李梦南腿疼,李禄第一次带孙子到哈医大一院就医。

  李禄回忆说,当时挂的是骨外科,由副主任医师祁全接诊。片子拍完后,祁全认为可能与风湿有关。李禄随后花25元挂了风湿免疫科的医生号,“医生号费贵,普诊只要5元,挂了号,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连瞅一眼都没瞅,说跟风湿没关系,该上哪儿上哪儿。”

  李禄又折回骨科,祁全认为李梦南有双腿滑膜炎,然后决定打封闭针,“打的啥药记不清,在哈尔滨打了1针,后来回家打了6针。”但李禄认为,打完了封闭针,病情不但没好转,好像更严重了。

  昨天,早报记者在哈医大一院门诊处找到了祁全。祁医生说,“在门诊一天要接诊50个病人。”对李梦南已没有任何印象。他检索了系统里的记录,没有找到李梦南的门诊记录及住院记录。祁全说,新门诊数据软件是2011年下半年才使用的。

  2011年4月

  医生责怪李梦南“看错科”

  2011年4月,李禄爷孙俩第二次来到哈医大一院,又住入骨外科,这次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归属于风湿免疫科,李禄便拿着病历又找到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

  李禄回忆说,张志毅这回看了片子,说李梦南是强直性脊柱炎,还反问为啥住骨科。“我不住骨科住啥,我来找你,你瞅都不瞅一眼,就说跟风湿没关系。完了又说为什么住骨科。没有他那么武断的!”

  李梦南在风湿免疫科又重新检查了一次,最终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李禄说,医生推荐两种药,一种是谊赛普,一种是类克。使用谊赛普整个疗程需要2.3万元,而类克需要3.9万元。李禄征求了家里意见后,决定注射类克。“一次打两支,一支6240元,效果好。”

  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张娟则表示,因为原来使用的药效果不明显,于是推荐使用了谊赛普和类克。这两种药价格不一样,谊赛普单价便宜,但使用频率高,类克单价贵,但使用频率低,“有时候整个下来类克还便宜些”。

  2011年5月10日

  李梦南入院突患肺结核

  去年5月10日,为打第二针类克,爷孙俩第三次到哈医大一院。

  但李梦南住院后就高烧,“高烧到41℃,烧了8天,确诊是结核性胸膜炎,就是有肺结核。”李禄说。

  随后,李梦南转回到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也称呼伦贝尔市结核病防治院)进行肺结核治疗。因为该院所在地为扎兰屯,当地人更习惯叫这所医院为扎兰屯医院。

  李禄说,李梦南这次在扎兰屯医院住了2个月,大约从5月中旬到7月中旬,“医院认为过了传染期了,但强直性脊柱炎严重了,(李梦南)走路都费劲。”

  李禄再次联系了哈医大一院的副主任医师梅轶芳,梅轶芳让他来哈医大一院。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20330/57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