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赞成年轻妈妈在公众场合给孩子喂母乳么?这是一个注定引发热议的话题。对此“公众场合喂奶争议”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年轻妈妈认为“当宝宝饿得哭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拒绝”,赞成在公众场合喂奶。而男性中,90%的人表示理解,但同时认为会感到尴尬。遭遇孩子哭闹,年轻妈妈该怎么做?这一现实难题该怎样解决?
新闻解读
谁该为公然哺乳的妈妈们遮羞?
时言平
对年轻妈妈公共场所公然喂奶行为的争议,实际上存续已久。个人认为,这种行为虽然某些时候会引起当事人和旁人的尴尬,但并不意味着它存在着道德问题。因为文明的演进,不单单只是遮住人体敏感部位那么简单。反倒是,面对基于人性和母性的哺乳行为,若能够产生不堪的想象,那只能说明这些人品格低下。在道德生态中,总有些失去理性的道德狂人打着传统旗号充当着道德卫道士的角色,而不明白自己的行为和想象有多失礼。
因而,公共场所喂奶问题,应该摒弃道德批判,而是应该多为这种尴尬寻找遮羞的方法。保护好哺乳期妈妈的隐私,避免尴尬发生,是文明社会对母性应有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应该来自于无微不至的公共关怀。
哺乳期的妈妈在公共场所喂奶,作为母性,也很无奈。对此,公众应该给予最大的宽容和体谅,不应该站在道德的高地上给予指责和歧视,更不该以龌龊的心态去围观。一个充满理解和宽容的环境,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哺乳期妈妈的尴尬。如果每个人都能清晰自己的来处,本不该认为此举会对公共场域带来多大的干扰,更不会对此举充满道德牢骚。
当然,除了公众的理解和体谅,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政府部门应该有着更为周全的考虑。哺乳期的妈妈们为何在公共场所解开衣襟公然喂奶,并非不知羞,而是社会并没有在公共场合给她们开辟一块遮羞的场域。如果公共场所均设有母婴室,哺乳期妈妈们的隐私也不至于被暴露在公众目光之下,公众亦不会因此造成尴尬。
妈妈公然哺乳的尴尬讨论,无疑再次提醒公共管理者应该摒弃那种“高大全”的思维,进而从人性的角度以及民众的诉求去主导公共管理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比如今年上半年,广州就有数名大学女生发起“占领男厕”运动,借此引起政府和社会对男女厕位不均衡问题的重视。而哺乳期妈妈的尴尬,实际上跟女性公共场所如厕难的尴尬一样,都是公共规划欠乏人性考量的体现。
在公共场所公然哺乳,虽是细节,却能折射公共服务的温度。对妈妈们多份理解,为她们找到一片隐私的庇护地,才能给生活造方便,给文明润色。
他山之石
加拿大:商场均设母婴室
加拿大各商家都会预备一个房间作为母婴室。加拿大几乎所有的女性公共洗手间里都配备了专门给婴儿换尿布的凹槽大平台,可收可放,实用方便。同时,由于所有的卫生间都是坐式马桶,空间大而且非常干净,所以也有些母亲就近选择在卫生间为宝宝喂奶。
英国:母婴室如贵宾厅
英国母婴室最大的特点不在多,而在于它的舒适。比如,母婴室都是防滑地面,墙上插座很高,暖气散热片温度低,管道和尖角都被包起来。母婴室有温控,照明很好,墙上有急救信息、紧急电话号码、母婴社会服务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