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侵案是九成熟人临时起意

2015/3/6 来源:广州日报a-A+
  日前,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的儿童安全基金女童保护项目发布了《2014年儿童防性侵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记者从女童保护项目获悉,目前,已经有儿童防性侵标准化教案及培训手段,但合乎资格的讲师仅30多名,全国各地均急需大量讲师志愿者。
 
  去年性侵儿童案日均曝光1.38起
 
  根据“女童保护”项目统计,2014年以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媒体曝光数量急剧攀升。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503起,平均0.73天就曝光1起,也就是每天曝光1.38起,是2013年同比的4.06倍。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首次被曝光案件数量反超全年天数,意味着社会各界和舆论对儿童安全的关注度有了大幅度上升。但是,上述统计仅基于公开报道案件,因此并不等同于2014年性侵儿童案件总量比2013年有大幅度增加。社会与学界的共识是,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造成性侵儿童案件难以被公开报道和统计,因此被公开的案例可能仅为实际发生案件的冰山一角。
 
  小学生受害者急剧增多
 
  总结2014全年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特点,受害人群呈现低龄化趋势,尤其以7岁到14岁的小学生居多。据统计,726名受害者中,0~14岁的女童709名,男童17名。被公开报道年龄的受害者中,0~6岁的有107人,7~10岁的有294人,11~14岁的有308人,后两者合计占总量的84.91%。这一比例较2013年同期(81.15%)上升3.76%。
 
  值得重视的是,11~14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受害人数不仅不低于小学低年级,反而略微超出。一方面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犯罪嫌疑人侵害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儿童安全教育缺失较为严重。
 
  统计还显示,在公开报道的案例中,农村未成年人有171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42人,城镇未成年人有409人。女童保护项目认为,这并不代表城镇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比农村更为高发,而是充分说明城镇地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密度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城镇地区大众媒体的覆盖面超过农村地区。
 
  据女童保护项目志愿者反映,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群体巨大,学校及社区的自我保护教育及基础生理教育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存在空白。有的山区学生快上初中还不知道什么是月经,更不了解如何防性侵、遇到侵害如何应对或如何报案。上述大背景和社区警力及第三方社工的缺位,均导致更难被发现。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50306/104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