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疫苗研发将启动

2015/7/18 来源:广州日报a-A+
 
  C

  斗病毒

  发现E B病毒高危亚型和低危亚型
 
  课题组从2003年到2010年花了整整7年,直到有天晚上,实验室里一名学生不小心看错小数点,把数倍的细胞数量加进实验器皿。结果,第二、三天多出的细胞成了团,然后发现EB病毒居然特别容易感染这一团一团的细胞,终于建立了病毒易感的癌前状态模型。
 
  如果说风险预警芯片是在人群中寻找高危人群,提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那么阻断鼻咽癌的发生,就是一条更艰难的阻击路线。
 
  1964年EB病毒被发现,随后科学家发现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息息相关,而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奇怪的是,全球95%以上的成人都感染了EB病毒,它会潜伏在人体的B淋巴细胞中。
 
  中大肿瘤防治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种类繁多的EB病毒中,发现两广地区常见的EB病毒特殊亚型更容易导致鼻咽癌。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全国死因调查发现,广东四会和中山的鼻咽癌死亡率很高。以四会为例,鼻咽癌发病率达十万分之三十,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地区。
 
  在中大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领衔的课题组一直在研究:如何阻断E B病毒的感染?其中,E B病毒如何启动癌变过程,把一个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一直是谜团。
 
  人体细胞有自我防卫能力,当病毒入侵,细胞会把病毒赶出去。“EB病毒在进化中也变聪明,会克服各种排斥,不被细胞发现,进而跟细胞和平共处。”这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的就是细胞的抗病毒机制,以及EB病毒如何逃离细胞排斥。
 
  曾木圣把病毒进入细胞比喻成它住进了一个“房子”,正常的细胞有生命周期,会衰老和死亡,但病毒不想挪窝,希望这个细胞长生不老,“房子”不会倒掉,就会用很多调控手段来改造这个“房子”,也就是把一个正常的细胞改造成一个肿瘤细胞。
 
  曾木圣琢磨的是,怎么把病毒从这个“房子”里赶走。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sos.com/news/jdxw/20150718/113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