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晚睡晚起是种病
据微博称,“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患者的睡眠质量大多正常,但一般都会晚睡晚起。主要特点:一,睡眠开始和醒来的时间,比理想情况不可控制的晚;二,一旦入睡,并不会轻易醒来;三,在早晨理想时间起床是非常困难的。”
小戴(化名)上大学的时候就养成了“夜猫子”的习惯,经常天快亮睡下,中午才起床,有时会吃午饭,过了点就算了。睡眠时间充足,质量也没问题,也没觉得什么异常。但他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需要朝九晚五,这可难坏了小戴,晚上早早上床准备睡觉,可是怎么也睡不着。
不影响状态就别担心
“网上所谓的‘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一般我们也把它叫做‘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南京脑科医院失眠门诊专家李箕君主任告诉记者,不要一看到“综合征”三个字就害怕。如果晚睡晚起,自己感觉不会影响白天工作和生活,那就不是问题。
专家解释说,和大多数普通人相比,“夜猫族”主要睡眠时间段出现后移,不能在传统时间入睡和起床,入睡时间常延迟至次日凌晨,通常要到中午或下午才起床,但一旦入睡,其睡眠的质和量均无明显改变。
“如果需要改变晚睡晚起的习惯,那就要首先找出晚睡的原因。”李箕君说,晚睡可能就是环境的影响造成。很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夜学习、活动或上晚班后,才逐渐出现入睡延迟,最后导致睡眠时相延迟。比如经常倒班的人,很容易就发生睡眠节律失调。此外,睡觉之前上网,或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影响睡眠质量。
睡眠误区
睡眠越多越有益健康
有5%的人每天睡眠只需6小时以下,有5%的人每天需要睡眠10小时以上,大多数人每天睡眠时间为7~8小时。睡眠时间长短需要根据身体反应来定义,没必要过分强求。